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日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4)》(下稱“年報”)向市場展示了一幅銀行業理財市場的全景圖。
從《年報》披露的各項數據可看出,2014年全年,繼續平穩發展的銀行理財超越信托理財,領跑整個資管市場。與此同時,在監管的持續發力下,“非標轉標”進程持續推進,而更加透明和符合理財本質的開放式凈值型產品的余額在一年內增幅達到267.03%。
全年終止到期理財產品中僅51只現虧損
根據《年報》披露的數據,2014年,銀行理財規模繼續增長。截至2014年末,全國開展理財業務的52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存續理財產品55012只,資金余額15.02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78萬億元,增幅46.68%;2014年全年日均理財余額13.75萬億元,較2013年增長4.16萬億元,增幅43.38%。
與此同時,截至2014年年末,銀行理財規模在各類資產管理業務中位居首位,15.02萬億元的銀行理財資金總額領先于信托公司信托資產總額、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證券公司受托管理本金總額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總額。而在2013年末,在各類資產管理業務中,信托公司信托資產總額居于首位。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銀行理財產品也為銀行創造了可觀收益。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實現銀行端收益約908.2億元。銀行端實現收益是指理財產品從開始發行銷售到產品終止兌付為止銀行實現的累計凈收入,包括本行(含分支機構)自行托管產品而收取的托管費、本行(含分支機構)自行投資管理而收取的理財產品管理費、本行(含分支機構)自行銷售產品而收取的銷售手續費、超額留存收益、部分平盤價差收入等。
而從客戶投資收益來看,2014年,銀行理財市場累計兌付客戶收益7121.3億元。全年終止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51只產品出現了虧損,占全部終止到期產品的0.03%,該比例較2013年略有下降;虧損理財產品本金的平均償還率是85.95%。
投資非標資產比例再下降
截至2014年末,全部理財產品投資各類資產余額15.77萬億元,涉及11大類資產。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理財產品主要配置的三大類資產,共占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91.22%。
其中,截至年末,配置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余額約為3.30萬億元,占比約為20.91%,較2013年末的27.69%再次下降。與之對應的是,理財產品配置在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資產占比已經達到0.25%,余額為394億元。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在2013年底開始試點,是監管層力推“非標轉標”的重要舉措之一。單個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必須與單個企業的債權融資相對應,透明度更高。
《年報》稱,在監管部門的積極引導和監管下,理財資金投向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中重點監控行業和領域的資金量也有所下降,其余額從年初的2406.6億元降到年末的2125.4億元,下降281.2億元,降幅達11.68%。具體來看,涉及“兩高一?!毙袠I、商業房地產(保障房除外)和地方融資平臺的非標資產規模都出現了一定的下降,分別較2013年末下降42.67%、16.85%和2.04%。
另據《年報》中的統計數據,從投向上看,有10.71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產、權益類資產等方式投向了實體經濟,占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產余額的比例為67.92%。
開放式理財產品增長迅速
數據還顯示,從運作模式看,雖然封閉式理財產品仍占主要地位,但開放式理財產品增長迅速。截至2014年末,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3604只,資金余額5.24萬億元,占全市場比例分別為6.55%和34.91%。開放式理財產品資金余額較2013年末增長3.56萬億元,增幅為210.51%,占市場的比例提高18.43個百分點。特別是2014年下半年增幅較大,年末開放式產品占全市場的比例較6月末提高14.67個百分點。
而在全部開放式理財產品中,非凈值型理財產品資金余額4.68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3.15萬億元;凈值型理財產品資金余額5607.5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079.7億元,增幅達267.03%?!般y行理財產品由預期收益率型向開放式凈值型轉化為大勢所趨?!眻蟾嬷赋?。
2014年12月,銀監會就《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應通過加大銀行發售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的成本,推動銀行改變目前理財產品的主流形態,引導商業銀行發行組合管理類的開放式凈值型產品以及產品與資產不存在期限錯配的項目融資類產品(先有項目,再有資金),使得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真正過手給投資人?!?BR>
《年報》稱,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資本市場逐步回暖等外部環境以及銀行理財資金規模增大、產品短期化與資產長期化錯配等行業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形態不利于真正落實理財產品風險承擔主體,也不利于充分揭示產品風險情況。因此,通過創設可申購、可贖回、收益浮動的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銀行可利用動態管理、組合投資的手段靈活配置各種金融資產,單一基礎資產的風險得到分散,解決了實體經濟需要長期資金但理財資金端需要流動性的矛盾,同時產品風險收益情況也可通過凈值波動及時披露給投資者,如此將徹底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
售前咨詢,下單24小時內響應關鍵環節100%提醒
所有產品保證服務質量,有專業人士進行操作
提供TMT/文創等20多項領域服務支持
所有客戶信息嚴格保密,保護客戶信息免遭外泄